本網訊(通訊員 李嚴軍 李寧馨)春耕時節,寧遠縣的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。隨著共享農機服務的推進,越來越多的農戶依托合作社來種植水稻,走向規模化經營,成為穿著皮鞋的“種糧大戶”。
“開慢點,插秧機不能開快了。”在禾亭鎮黃湘村的田野里,種糧大戶黃海旺正指揮農機手進行插秧作業。今年,他流轉了100多畝田種水稻,前期都是由合作社代為育秧。當下,黃海旺只要說明種了哪些田塊,合作社就會上門耕田、插秧,自己把好質量和進度就可以了。“現在育秧、插秧、收割等都是‘一條龍’服務。我只負責看水、施肥,瞧一下水稻生病沒有,比以前輕松得多了!”黃海旺自豪地說道。
寧遠縣飛耘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6年多,現有旋耕機、插秧機等各類農機30多臺套,可以為周邊農戶代為育秧和插秧6000多畝,靈活安排機械和人手。“我們農機手都是由合作社統一安排工作,今天插完黃湘村,明天我就要到柏家坪左家村去,那里有300多畝。我們合作社10臺插秧機,目前有8臺在外邊作業,哪里需要往哪里跑。”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加盟的李志平說道。
目前,禾亭鎮的40戶種糧大戶中,有37戶交給農民合作社進行社會化服務。大戶們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,還節約了管理成本,當上“甩手掌柜”,輕輕松松種田。“現在的大戶主要負責日常管理和勞力的安排,基本上不用下田勞作。他們的皮鞋比我們分管農業的干部還干凈一些。”禾亭鎮人大主席蔣志成笑著說道。
今年,寧遠縣依托合作社搭建“共享農機”服務平臺,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17.3萬畝,推廣機插機拋14萬畝,既解決了農機不足與資源浪費的矛盾,又提升了糧食產量和質量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來源:紅網
作者:李嚴軍 李寧馨
編輯:李芳
本文為寧遠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xinmaozhan.com/content/646948/54/14858107.html